中部号角(摄影:王留浩;题字:郑小成)
讲述战地故事,学习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强军之志。今天的战地故事会栏目,将为您讲述《“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敬请收听!人物介绍冯平(1899年3月一1928年7月4日) 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曾在上海文化大学和广州大学就读。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8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
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急调第11军第10师入琼,兵分三路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敌人到处张贴悬赏布告:“抓到共匪红军头子冯平赏1000光洋,抓到共匪干部1名赏500光洋,打死割头的赏300光洋。”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中共琼崖特委军委主任兼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冯平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开展游击战。他亲自带60多名红军战士,留在敌人的重点进攻方向——澄迈县,坚持斗争,牵制敌人。
5月27日拂晓,一阵枪声打破了澄迈县仁教岭的寂静。叛徒王明成和王明范带着一路敌军从小路偷袭冯平住处。警卫员发现了敌人,立即开枪示警。
冯平听到枪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踢倒后石墙,进入丛林,向山下转移。一道堑壕横在面前,冯平纵身一跳,忽然,他觉得一只脚被牢牢地钉在地上,剧烈的疼痛从脚掌直通脑门一一他踩上竹扦了。
晨风中传来了追兵的吵嚷声。冯平使劲将脚拔起,顿时鲜血直流。他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包扎住伤口,然后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走下山坡。走到仁教下村的一片水田时,由于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
冯平艰难地弓起身子,试图站起来,但又重重地摔了下去。这时,敌军已经围拢过来。冯平吃力地举起手枪,扣了一下,又扣了一下,枪没有响,子弹已经打光了。他愤怒地举起手枪,朝正在向他靠拢的敌人头上砸去......
冯平被捕后的第二天,敌人在澄迈县金江镇到处张贴布告,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共匪头目冯平被擒。”这一天,正是金江集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镇上赶集。得知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冯平被捕,大伙的心情十分沉重,有的痛心地掉下了眼泪。当地群众在低声传说:“冯平今日要押来金江。”
上午11点多钟,敌人抬着绑在交椅上的冯平从对岸登了船。船越来越近,有人喊:“冯平来了!”人们拥向河边,静静地看着冯平。
冯平虽然被绑在椅子上,却毫无惧色,一脸的大义凛然。他大声疾呼:“父老兄弟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
冯平慷慨激昂的英勇气概,感染了在场的群众,敌人恐慌了。在国民党军刀枪的前后“护送”下,伤痕累累的冯平被押入“绅士局”的大院里。敌人深知冯平在当地的影响力,没有立即杀害他,而是企图通过劝降让他“投诚”。
澄迈县县长王光玮是冯平的中学同学。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冯平推荐王光玮当了这个澄迈县县长。受“上峰”指示,王光玮来到“绅士局”,劝说冯平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归顺国民党。冯平借机揭露敌人诱降的阴谋,宣传共产党人的主张。他对王光玮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县长,你还记得文天祥的这首诗吗?我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抱定了这样的决心。你别在这里费口舌了!”一番话,说得王光玮含羞而去。
敌人见王光玮没帮上什么忙,又担心从澄迈押送冯平去海口的路上可能会出事,就又对冯平利诱道:“你如果能改变信仰,我们可以举荐你到省里当官。”
“要说做官,我已经当上了司令,不算小了。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
“共产党杀人放火。你为什么要当共产党?”
“杀人放火的是你们,不是我们。共产党是为穷人、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富人恨她,穷人爱她,我信仰的就是共产主义。”
“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
“我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你何必枉费心机。”冯平慷慨激昂地说。
敌人问多了,冯平只重复一句:“我个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请便吧!”接下来,敌人又多次审问,但冯平宁死不屈,昂首以对。
敌人见无法使冯平就范,便决定在金江处决冯平。临刑前夕,他们借集日人多,把冯平绑在竹椅上,叫兵丁抬着,在金江镇游街示众,想杀一儆百。
冯平抬起戴着手铐的双手,频频给沿街的乡亲们致意,大声说:“革命者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7月4日,冯平被国民党反动派军警押送到刑场。他一路高唱《国际歌》,行刑前,他还高呼:“共产主义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罪恶的枪声响了,冯平倒在了血泊之中。
主播简介
崔智慧,女,退役士兵,曾担任某部史馆讲解员。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播音系学生,校党史馆讲解员,多次担负晚会主持、宣传片配音、电台广播等任务。心之所向,必是你远行的力量!
战区权威发布 转载注明来源
来 源 | 中部号角
期 号 | 第525期
监 制 | 刘敏学
编 审 | 赵国涛
主 编 | 赵建华
原标题:《战地故事会 | ⑧“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
阅读原文
讲述战地故事,学习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强军之志。今天的战地故事会栏目,将为您讲述《“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敬请收听!人物介绍冯平(1899年3月一1928年7月4日) 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曾在上海文化大学和广州大学就读。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8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
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急调第11军第10师入琼,兵分三路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敌人到处张贴悬赏布告:“抓到共匪红军头子冯平赏1000光洋,抓到共匪干部1名赏500光洋,打死割头的赏300光洋。”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中共琼崖特委军委主任兼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冯平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开展游击战。他亲自带60多名红军战士,留在敌人的重点进攻方向——澄迈县,坚持斗争,牵制敌人。
5月27日拂晓,一阵枪声打破了澄迈县仁教岭的寂静。叛徒王明成和王明范带着一路敌军从小路偷袭冯平住处。警卫员发现了敌人,立即开枪示警。
冯平听到枪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踢倒后石墙,进入丛林,向山下转移。一道堑壕横在面前,冯平纵身一跳,忽然,他觉得一只脚被牢牢地钉在地上,剧烈的疼痛从脚掌直通脑门一一他踩上竹扦了。
晨风中传来了追兵的吵嚷声。冯平使劲将脚拔起,顿时鲜血直流。他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包扎住伤口,然后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走下山坡。走到仁教下村的一片水田时,由于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
冯平艰难地弓起身子,试图站起来,但又重重地摔了下去。这时,敌军已经围拢过来。冯平吃力地举起手枪,扣了一下,又扣了一下,枪没有响,子弹已经打光了。他愤怒地举起手枪,朝正在向他靠拢的敌人头上砸去......
冯平被捕后的第二天,敌人在澄迈县金江镇到处张贴布告,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共匪头目冯平被擒。”这一天,正是金江集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镇上赶集。得知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冯平被捕,大伙的心情十分沉重,有的痛心地掉下了眼泪。当地群众在低声传说:“冯平今日要押来金江。”
上午11点多钟,敌人抬着绑在交椅上的冯平从对岸登了船。船越来越近,有人喊:“冯平来了!”人们拥向河边,静静地看着冯平。
冯平虽然被绑在椅子上,却毫无惧色,一脸的大义凛然。他大声疾呼:“父老兄弟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
冯平慷慨激昂的英勇气概,感染了在场的群众,敌人恐慌了。在国民党军刀枪的前后“护送”下,伤痕累累的冯平被押入“绅士局”的大院里。敌人深知冯平在当地的影响力,没有立即杀害他,而是企图通过劝降让他“投诚”。
澄迈县县长王光玮是冯平的中学同学。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冯平推荐王光玮当了这个澄迈县县长。受“上峰”指示,王光玮来到“绅士局”,劝说冯平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归顺国民党。冯平借机揭露敌人诱降的阴谋,宣传共产党人的主张。他对王光玮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县长,你还记得文天祥的这首诗吗?我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抱定了这样的决心。你别在这里费口舌了!”一番话,说得王光玮含羞而去。
敌人见王光玮没帮上什么忙,又担心从澄迈押送冯平去海口的路上可能会出事,就又对冯平利诱道:“你如果能改变信仰,我们可以举荐你到省里当官。”
“要说做官,我已经当上了司令,不算小了。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
“共产党杀人放火。你为什么要当共产党?”
“杀人放火的是你们,不是我们。共产党是为穷人、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富人恨她,穷人爱她,我信仰的就是共产主义。”
“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
“我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你何必枉费心机。”冯平慷慨激昂地说。
敌人问多了,冯平只重复一句:“我个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请便吧!”接下来,敌人又多次审问,但冯平宁死不屈,昂首以对。
敌人见无法使冯平就范,便决定在金江处决冯平。临刑前夕,他们借集日人多,把冯平绑在竹椅上,叫兵丁抬着,在金江镇游街示众,想杀一儆百。
冯平抬起戴着手铐的双手,频频给沿街的乡亲们致意,大声说:“革命者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7月4日,冯平被国民党反动派军警押送到刑场。他一路高唱《国际歌》,行刑前,他还高呼:“共产主义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罪恶的枪声响了,冯平倒在了血泊之中。
主播简介
崔智慧,女,退役士兵,曾担任某部史馆讲解员。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播音系学生,校党史馆讲解员,多次担负晚会主持、宣传片配音、电台广播等任务。心之所向,必是你远行的力量!
战区权威发布 转载注明来源
来 源 | 中部号角
期 号 | 第525期
监 制 | 刘敏学
编 审 | 赵国涛
主 编 | 赵建华
原标题:《战地故事会 | ⑧“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
阅读原文
qyangluo